外国男人,为什么长得那么帅?颜值背后的国力之争






中国人今天有实力,来客观看待这个问题了。

今天文章的标题,可能会让不少人感到不爽,甚至是冒犯。

但是,不光是在普通网友占主流的某问答论坛上,有这种看法。







就连一向见多识广、人均985、年薪百万、人在美国、刚下飞机的某乎网友,也有同样的发问。







外国男人长得真的就那么帅吗?






这里有个很关键的问题:幸存者偏差。

所谓“幸存者偏差”,是指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,却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。

根据七普数据,在中国大陆生活的外籍人员不到85万人,其中男性40万出头。

而他们大部分其实居住在北上广深及少数强二线城市。在现实生活中,能真正接触外国男人的国人并不多。

另一方面,在疫情前,虽然中国出境游每年已经突破1亿人次,但注意单位是“人次”,实际上真正出国,尤其是到欧美国家的人要大打折扣。


我们看到的很多老外,多半是经过筛选后的形象



所以,中国大部分普通人,对外国男人的认知是通过电视剧、电影或者网络、书刊获取的。

可我们看的国外影视片几乎都是老外自己出品的,里面的演员也都是经过筛选的,颜值自然不俗,至少也是风趣幽默。

难道老外里就没有普通的、丑的么?肯定不是。

比如,下面几位。






这是许多普通老外的形象,很多时候和帅也沾不上边

所以,外国“丑男”,不是没有,只是我们没看到。







当然,还涉及另外一个原因。

外国男人帅也好,中国老爷们帅也罢,其实说到底,是一个审美观的问题。

而审美观,又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不管是标题,还是上面开头的两个问答,这里说的外国男人,其实基本是指欧美白种人,基本是三大族系:日耳曼人、斯拉夫人、凯尔特人(包括高卢人)。

很明显,近现代化起始于他们那里,到现在,大到世界格局,小到全世界人看什么电影、喝什么饮料,都深深地受到他们的影响。

简单来说,他们给世人的是强者的形象。

国力强盛了,可以不动声色地将自己国家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四海传播。

历史上,向来如此。

当罗马大军横扫欧洲后,臣服的欧洲人开始学习罗马的一切,大到建筑风格,小到服饰装扮,一切都受到追捧。

二战后的美国,在全世界耀武扬威,就连曾经看不起美国的欧洲人也纷纷以弄到美国货为荣。

说到底,你厉害时候,放个屁都是香的。


二战后期,英国家庭开心地接受了美国捐助的食品物资



这种感觉,中国在1000多年前,就已经体验过了。

不说汉朝,就说大唐时代。唐代,中国长期经济繁荣,又处于文明鼎盛时期。


影视剧中开元盛世时的大唐宫廷景象



此时,一切和唐朝有关的审美情趣都会直接影响着周边各国。

唐代以胖为美,所以无论宫廷民间,还是异域他乡,纷纷以体态丰盈为美。

朝廷里以美髯为美,然后所有男子都养起了大胡子。

因为瞅见大唐国力富足,日本通过遣唐使将建筑、服饰、茶道等一一带了回去。



来自日本的遣唐使一船又一船带走了大唐的文化瑰宝

这之后,东方文化圈的审美更是以中华文明马首是瞻。

韩国则是从名字到官服全盘采纳,玩了个拷贝不走样。

到了18世纪,西方传教士及各种探险家和贸易商人开始频繁进入到东方。

那时,我们对老外的基本认知是“黄毛绿眼的洋鬼子”。

说得文雅点,就是“赤须碧眼,状如猕猴,形似罗刹”。


晚清时期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家庭

无论长相、服饰、发型还有饮食,都很怪异,中国人压根没觉得这些老外有多“帅”。

也是,长得像个猴一样,怎么可能觉得帅?

20世纪开启后,伴随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,特别是强大的军事实力碾压过后,东方文明从接受到融合,逐渐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。

西方文化中的服饰、礼仪随着各类渠道进行广泛传播,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东方人对西方人的偏见和审美观。


民国时期,女士的服饰已经明显西化

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,随着西方的影视文化燃遍整个世界,荧屏中的俊男靓女以及身后的花花世界更是让人们眼睛一亮。


一部连载十年的《老友记》让许多中国人见识了西方年轻人的生活



“黄毛绿眼”在很多人心里早就变成了“金发碧眼”。

一个人从小自然而然受这种审美观的影响,觉得外国人帅也就不奇怪了。







有句话,大家常说,就是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”。

这个上层建筑就是我们说的价值观,包含了我们谈到的审美观。

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曾深刻影响着西方,包括审美。

被罗马人誉为“历史之父”的希罗多德创作于公元前5世纪的《历史》,就提到了中国人。

书里恭敬地提出“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智慧的摇篮”。

整个16-18世纪,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成为欧洲王室和贵族“奢侈品”。


中国瓷器传入欧洲,成为许多西方王室成员和贵族的心头爱

1607年,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了满足自己对中国的热爱,按照自己的想象,使用大量模仿青花瓷的瓷砖在凡尔赛建设了一座“中国馆”。

18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喜欢的不是本国服饰,而是偷偷穿着中国服装在皇宫里走来走去。

特别是经过著名的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的渲染,欧洲人觉得神秘的东方充满了黄金和香料,中国是个富得流油的国度。

正因如此,早期的欧洲对东方,尤其是对中国人充满敬意,认为“中国人是一群勤劳、富裕的民族,人人都健康而且强健”(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)。

那时期的欧洲,说你“像个东方人”是一句赞美的话,寓意着财富和气质。


就是这位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无比喜欢中国的文化

可惜的是,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,无数探险家真正来到中国后,才发现现实和想象实在是大相径庭。

1748年,英国海军上将乔治・安森在自己的《环球旅行记》中提出他对中国人的印象是“欺诈、贫困、堕落、愚昧无知又冥顽不化”。

随后的《英使谒见乾隆记》中,马戛尔尼使团在书中描述中国人“奸诈、残酷、胆怯、肮脏,对技术与科学一窍不通,对世界一无所知”。


《英使谒见乾隆记》中对中国人形象的刻画

实际上,背后的根源还在于,中西力量对比上,中国已经处于下风。

20世纪初,越来越多关于中国人外貌、性格以及饮食习惯等内容的描述传到欧洲,像什么吃狗肉、大声喧哗、没有私人卫生设施都成了罪过。

1913年,英国小说作家萨克斯・洛莫尔创造了一个名为“傅满洲”的黄种人形象,这家伙三角眼、高鼻红脸,拖着一根细细长长的辫子。

这样一个丑化中国人的邪恶角色,整天不是残害白人女子就是在谋划什么恶毒计划。

欧洲人以这样愚昧荒谬的形象,居然还前后拍了14部电影,深深影响了许多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印象。


邪恶阴险的“傅满洲”形象

更可笑的是,随后很多欧美电影里的中国人形象虽不至于像“傅满洲”这般猥琐,可不是呆头呆脑,就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。

久而久之,许多仅凭影视剧了解中国的老外,自然对中国乃至中国人产生了根深蒂固的误解。

再往更深一层次说,西方人的偏见,甚至会影响中国人对自己的看法。



美剧里最常见的一个亚裔形象





他们普遍有着深邃的眼睛、高挺的鼻梁,皮肤白皙,有着金发或者棕色的头发,身材高大强壮。

相比之下,我们东方人的面部和五官比较扁平,不那么立体,身材也大部分没有那么高大。

当然,这是基因、自然环境成千上万年塑造的结果,也有饮食等因素。

欧美白人早年生活在高寒、高纬度的地区,皮糙肉厚才能更快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。

同时,他们以牛奶、肉食等高卡路里的食物为主食。

高热量的饮食结构保证了强壮的身体,也让生长发育更加迅速。





当然,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。

东西方的教育不同,文化环境也不同,培育出的个人气质也就有所不同。

西方的教育倾向开放和鼓励个性,自我意识更强。

东方教育强调谦和,所以无论气质还是装扮都力求稳重,不引人注意。

当然,哪怕仅从物质(也就是体格外貌)上来说,白种人也不都是优势。

因为,相比东方人,他们更容易“变老”。

比如年轻时美如仙女的俄罗斯少女,成年后没多久就很容易成为身材臃肿的“俄罗斯大妈”。

不过,在老外眼里,东方人却似乎个个都是“天山童姥”,很难猜测到真实年龄。



“外国男人为什么那么帅”,这其实是个“伪命题”。

这是因为,有人先入为主地拿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。

打个比方,印度人喜欢吃咖喱,但中国菜很少放咖喱,你不能因为中国菜没咖喱,就说中国菜不美味。

其实,外貌没有实实在在的标准可以衡量,但是国力有。

中国现在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,GDP总量达到100万亿,已经位居全球第2。

我们有最敬业的医生,最好的消防员。

这样的国家,这样的民族,培养出来的人难道不帅么?

国力强盛了,民族自信心增强,才能更加真实客观地看待这个“帅不帅”的问题。

所以,我们讨论老外的帅和不帅之间,差的只是国力。

今天,中国人有底气,来客观看待这个问题了。

推荐阅读